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过年为啥吃饺子 谈谈中国人的饺子文化

过年为啥吃饺子 谈谈中国人的饺子文化

2010-9-6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财经文艺  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 

  国人吃饺子的历史

  中国人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吃饺子?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。面做的饺子在常温下放上几天也就坏了,今天的人们想找几百年、上千年前的饺子几乎是不可能的。我们只能从极少的历史线索入手,去探寻饺子生产、发展的过程。

  中国的黄河流域自古就是种植麦子的旱地农业区。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,人们已懂得将小麦磨成面粉,做成带馅的面食,用青铜蒸锅蒸熟。

  到两千年前的汉代,出现了一种比较普及的面食--“馄饨”。我们今天的饺子很可能是由汉代的“馄饨”演变而来。

  新疆吐鲁番,是中国海拔最低、气候最热的地方。在干燥寂静的沙漠中,掩埋着许多西域古城和夕日繁华的丝绸古道。20世纪60年代,在吐鲁番出土的一座唐代墓葬里,人们第一次看到了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饺子。

  吐鲁番唐代墓葬中出土的半月形饺子大约5厘米长,已彻底风干。它们完整地摆放在木碗中,在饺子周围是其他的面制点心。

  唐代饺子是我们今天吃到的饺子已经没有差别,但那个时期还没有饺子这个名称。当时,人们把这种食品称为馄饨或者牢丸,又根据不同的做法,分为汤中牢丸,笼中牢丸。

  到了宋代,根据文献记载,把饺子称为“角儿”,是牛羊角的那个角字,加个儿字。这个称呼非常重要,这是今天“饺子”这种称呼的一个词源。到了元代,又把饺子称为“扁食”,到明代统称为扁食。到了清代,才统称为饺子。饺子一名,应该正确地讲,是从清代开始的。

  随着名称的增多,最早产生在中原地区的饺子,流传范围也不断扩大。到清朝末期,大部分中国人都接受了饺子,而饺子这个称呼,也基本固定了下来。

【分页导航】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饺子